【答案】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观点

返回首页问题时间:2023-02-20 16:22
题目 / 答案提交正确答案

有教无类是谁提出的观点
答案
孔子
解析
原句出自于《论语 卫灵公》一文中,其意思主要是表达,对于任何人都应该对他进行教育,对待教育对象,不应该存在类别之差,更不应该存在阶级和贫富之差。”

扩展知识

孔子 意思是指,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对谁都要进行教育。 捷克著名教育家美纽斯提出:“教育的艺术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然而教育的全民化在人类社会上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孔子画像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有权受教育,因而也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当官的资格。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正是抓住了这一机会,开始了其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希望通过兴办教育来培养“贤才”和官吏,以实现其政治思想。在教育对象问题上,孔子明确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思想。“有教无类”的意思是无分贵族与平民,不分国界与华夷,只要有心向学,都可以入学受教。孔子弟子三千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这不仅打破了当时的国界,也打破了当时的夷夏之分。孔子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还欲居“九夷”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主张。孔子弟子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如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也有很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如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而平民教育更能体现孔子“有教无类”的精神实质。 孔子“有教无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其“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论。“性相近”说明了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而“习相远”又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正是基于“人皆可以通过教育成才成德的”的认识,孔子才作出了“有教无类”的论断。 “有教无类”思想的实施,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和人才来源,对于全体社会成员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2]因此,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现代社会,特别是20世纪后,教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的全民性和普及型显得更为鲜明充分。
本文链接:https://www.oyuuu.com/Ti/WenTi/441322.html

关键字  浏览量:
上一篇:高卢战记是谁的著作
下一篇:《在那遥远的地方》是哪里的民歌
相关问题
  • 【问题】我国法学家大都采用的有关法的起源的观点是()。 A.暴利论 B.社会契约论
  • 【问题】公法与私法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学家提出的。 A 英国 B
  • 【问题】2007年10月,甲公司从乙公司购进一批组装办公家具,经安装使用后,发现该批家具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遂向乙公司提出退货赔偿
  • 【问题】大陆漂移假说是谁提出的
  • 【问题】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
  • 【问题】井冈山时期 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
  • 【问题】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前提是什么
  • 【问题】新文化运动中首先提出民主和科学口号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