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神经元的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种类不同,作用于突触后膜产生的效应存在差异,如图表示乙酰胆碱、甘氨酸(Gly)、去甲肾上腺素(NE)的作用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离子通道甲应是()()(填K+或Na+)通道。 (2)图2中,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Gly)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乙开启,使()()(填"阳或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3)图3中,去甲肾上腺素(NE)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一过程中信号的转化情况是()。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 答案 Na+ 突触后膜 阴 化学信号&rarr电信号 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解析 兴奋的传导过程:静息状态时,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原因:K+外流)&rarr受到刺激,兴奋状态时,细胞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原因:Na+内流)&rarr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因为电位差的存在形成局部电流(膜外:未兴奋部位&rarr兴奋部位膜内:兴奋部位&rarr未兴奋部位)&rarr兴奋向未兴奋部位传导。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轴突&rarr突触小体&rarr突触小泡&rarr神经递质&rarr突触前膜&rarr突触间隙&rarr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rarr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信号变化:①突触间:电信号&rarr化学信号&rarr电信号②突触前膜:电信号&rarr化学信号③突触后膜:化学信号&rarr电信号。 (1)图1中,乙酰胆碱能够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这是Na+内流导致,因此离子通道甲应是Na+通道。 (2)图2中,当兴奋抵达时,贮存在突触小泡内的甘氨酸(Gly)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释放出来,并与分布在突触后膜上的Gly受体结合。当Gly与受体结合后,离子通道乙开启,使阴离子内流,导致A处的兴奋不能传至B处。 (3)图3中,去甲肾上腺素(NE)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这一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情况是化学信号&rarr电信号。根据题意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NE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NE的分解,这种药物的效应是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 点击显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