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选
题目: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孤儿避难所成为照料贫困家庭儿童的一种普遍方式
虚位以待,广而告之 优题选网,免费整理收集各种试题答案! 期待分享你的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孤儿避难所成为照料贫困家庭儿童的一种普遍方式,教会及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救助。但在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中孤儿与弃婴数量的增多带来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机构养育也因其缺乏家庭养育氛围等种种弊端遭到诟病。因此,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开始基于反机构化、反城市化的理念被安排到农村家庭去。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

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立了对儿童权利的保护。同年,实施了面向孤儿、单亲家庭或失能父母家庭儿童的家庭援助计划,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

据满小欧等《美国儿童福利政策变革与儿童保护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19世纪以来孤儿救助方式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社会保障法》颁布的意义。

正确答案:

(1)变化:19世纪上半叶是受到教会及慈善人士的救济19世纪下半叶因反城市化倾向而下乡20世纪初民众要求政府担责而进行救助。

(2)意义:有助于保护儿童的权利改善民众的生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等。

答案解析:(1)变化:根据材料19世纪初到19世纪中期,&hellip&hellip教会及慈善人士通过建立孤儿院、儿童救助站等福利机构对儿童予以救助可知,19世纪上半叶是受到教会及慈善人士的救济根据材料自19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城市中的贫困儿童开始基于反机构化、反城市化的理念被安排到农村家庭去可知,19世纪下半叶因反城市化倾向而下乡根据材料然而进入20世纪,特别是经济大萧条对美国社会福利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从前人们认为社会福利主要依靠自救与互助的想法被抛弃,民众要求政府担责可知,20世纪初民众要求政府担责而进行救助。

(2)意义:根据所学知识而可知,《社会保障法》有助于保护儿童的权利根据材料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同向儿童支付津贴,联邦政府承担总支出的50%-79.6%可知,改善民众的生活《社会保障法》颁布是构建社会福利体系的举措,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能够促进经济恢复发展等。
图片

你的位置 你的位置

答案10秒後自動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