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题选
题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谦之,字道让,少事后母李以孝闻。
虚位以待,广而告之 优题选网,免费整理收集各种试题答案! 期待分享你的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高谦之,字道让,少事后母李以孝闻。及长,屏绝人事,专意经史,天文算历、图纬之书,多所该涉,日诵数千言,好文章,留意《老》、《易》。袭爵,释褐奉朝请,加宣威将军,转奉车都尉、廷尉丞。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因逃去。诏令追捕,必得以闻。谦之乃伪枷一囚,立于马市,宣言是前诈市马贼,今欲刑之。密遣腹心察市中私议者。有二人相见忻然曰:无复忧矣。执送按问,具伏盗马,徒党悉获。寻诏除宁远将军,正河阴令。在县二年,损益治体,多为故事。好于赡恤,言诺无亏。居家僮隶,对其儿不挞其父母,生三子便免其一,世无髡黥奴婢,常称俱禀人体,如何残害。以父舅氏沮渠蒙逊曾据凉土,国书漏阙,谦之乃修《凉书》十卷,行于世。凉国盛事佛道,为论贬之,因称佛是九流之一家。当世名士,竞以佛理来难,谦之还以佛义对之,竟不能屈。以时所行历,多未尽善,乃更改元修撰,为一家之法,虽未行于世,议者叹其多能。初,谦之弟道穆,正光中为御史,纠相州刺史李世哲事,大相挫辱,其家恒以为憾。至是,世哲弟神轨为灵太后深所宠任,直谦之家僮诉良,神轨左右之,入讽尚书,判禁谦之于廷尉。时将赦,神轨乃启灵太后发诏,于狱赐死,时年四十二。朝士莫不哀之。所著文章百余篇,别有集录。永安中,赠征虏将军、营州刺史,谥曰康,又除一子出身,以明冤屈。

(节选自《魏书&bull高谦之传》)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因逃去

B.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因逃去

C.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先是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因逃去

D.孝昌初/行河阴县令/先/有人囊盛瓦砾/指作钱物诈市/人马因逃去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褐,可以指粗布或粗布衣服:释褐指脱去平民衣服,比喻开始担任官职,也可以指进士及第授官。

B.髡,古代指剃去男子头发之刑黥,古代指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之刑。髡黥泛指犯法遭受刑罚。

C.谥号,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依照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如陶渊明谥号靖节。

D.出身,既可以指科举时代为考中录选者所规定的身份、资格,也可指入仕为官。文中指后一个意思。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高谦之多才多能,成就令人瞩目,他专心研读经史,对天文、算术也有涉猎撰写的《凉书》刊行于世,重新修撰的历法被人叹服。

B.高谦之心思缜密,为政讲究方法。在代理河阴县令时,他巧施计策,轻而易举就使罪犯露出马脚,接着又把罪犯同党全部抓获。

C.高谦之宽仁善良,体恤家中奴仆。他从不责打奴仆,更不忍心残害奴仆之中有生三个儿子的,就免去其中一个儿子的奴仆身份。

D.高谦之含冤离世,结局令人哀叹。弟弟高道穆在处理刺史李世哲的案件时得罪了李家,他因此受到牵连,最终被灵太后下诏赐死。

10.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谦之乃伪枷一囚,立于马市,宣言是前诈市马贼,今欲刑之。

(2)当世名士,竞以佛理来难,谦之还以佛义对之,竟不能屈
为征虏将军、营州刺史,谥号康。又任其一子为官,以申明他的冤屈。

正确答案:

7.A   8.C   9.C   

10. (1)高谦之就假装用木枷锁住一个囚犯,站在贩马市场,宣称此人就是之前那个诈骗买马的罪犯,现在准备处决他。

(2)当世的名士,争着用佛教教理来驳难他的说法,高谦之仍然用佛教教义来回答他们,终究没有屈服。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孝昌初年,代理河阴县令,在这以前,有人用布袋装上瓦砾,充作钱币,诈骗购买别人的马匹,畏罪而逃走。

先是意思是在这以前,表示插叙以前的事情,后面应当断开排除BC项钱物是指作的宾语,意思完整,后面断开人马是市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核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C项,靖节是私谥,不是朝廷给的。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是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

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C项,从不责打奴仆错。原文对其儿不挞其父母意思是当着他们儿女的面不责打他们,并不意味着从不责打。

故选C。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本题关键词有:(1)枷,用木枷锁住宣言,宣称刑,处决。(2)竞,争着难,驳难竟,终究,最终。

【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

参考译文:

高谦之,字道让,小时候侍奉后母李氏以孝道著名。长大以后,不过问世事,专心攻读经史,而天文、算术、历法、图谶、纬书等书也多有涉猎,每天坚持诵读几千字,喜好文章,留心钻研《老子》和《易经》。承袭父亲爵位,从奉朝请开始做官,加授宣威将军,转任奉车都尉、廷射丞。孝昌初年,代理河阴县令,在这以前,有人用布袋装上瓦砾,充作钱币,诈骗购买别人的马匹,畏罪而逃走。朝廷下诏逮捕,必须要将结果上报,高谦之就假装用木枷锁住一个囚犯,站在贩马市场,宣称此人就是之前那个诈骗买马的罪犯,现在准备处决他。高谦之秘密地派心腹观察市场中私下议论的人。有两个人见此情景高兴地说:不必再担忧了。将此二人捉拿送到官府审问,详细交代了盗马的罪行,其同案犯也全部被抓获。不久下诏任命他为宁远将军,任河阴县令,在该县的两年里,调整治理方法,许多做法成为榜样,喜好赡养赈恤,诺言不悔。家中的僮仆奴隶,当着他们儿女的面不责打他们,生下三个儿子就免去其中一位为奴,从来不给奴隶剔光头刺面颊的刑罚,经常说他们也是人,怎能横加残害。因为父舅沮渠蒙逊曾经占据凉地,国家史书对此缺漏未载,高谦之就撰写了《凉书》十卷,刊行于世。凉国特别信奉佛教,他写文章贬斥它,说佛教只不过是九流中的一家,当世的名士,争着用佛教教理来驳难他的说法,高谦之仍然用佛教教义来回答他们,终究没有屈服。鉴于当时施行的历法,有很多不完善之处,就重新改元修撰,成为一家之法,虽然未能施行于世,但议论的人还是叹服他的多才多能。当初,高谦之的弟弟高道穆,正光年间任御史,纠劾相州刺史李世哲案件时,对他大加惩罚和侮辱,李家对此一直怀恨。到这时,李世哲的弟弟李神轨被灵太后宠爱信任,遇上高谦之的家僮上告从良一事,李神轨操纵此案,跟尚书省打了招呼,判处高谦之在廷尉拘禁。到要赦免的时候,神轨要求灵太后发出诏令,在狱中赐死,终年四十二岁,朝中大臣无不哀悼他。他所写的文章有一百多篇,另有集录,永安年间,追赠

图片

你的位置 你的位置

答案10秒後自動顯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