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此言道出了良好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那么促使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就显得犹为重要了,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当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一、 结合班里实际制定计划
当我刚接到五(3)班时,我就发现学生的行为习惯特别差,衣服穿戴不整齐;在教室横冲乱撞;见到老师不会问好等,并且学生屡教不改,对此我头痛不已,恰逢此时学校开展文明礼仪大整顿,我抓住这次机会,对班上同学的不良行为习惯进行大整顿。首先,我展开以“做一个文明礼貌好少年”为主题的班会,针对学生的不好的行为习惯进行分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不良的行为习惯的危害,并且也影响了自身和班里的形象。其次,引导学生制定好习惯养成的计划:(1)早晨到校时要和老师同学相互问好;(2)自觉上好早自习,珍惜时间;(3)课桌里的学习用品排放整齐,不在教室上课时桌面应保持干净,没有书本、文具用品等物;(4)课间文明休息,走路轻声,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5)保持教室地面整洁,课桌里无废纸屑。好习惯养成计划订出后,对学生的习惯养成确实起了很大的作用。
二、 在行为上加以引导,反复训练
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的过程。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的那样:“心知道该怎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刚开始时,班上的每位同学都能自觉遵守养成计划,但渐渐地有同学不自觉坏习惯又露出来了,例如:学生见到老师不再主动问好;不自觉地在走廊上追赶起来;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有一次仪容仪表大检查,本来我以为班上的同学的仪容仪表都做得不错,哪知一检查,班上有十几个同学的指甲没剪,对此班级量化考核当中扣了十几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识到持之以恒、反复训练的重要性。对此,我坚持:一、反复强调、训练,随时检查,经常讲评,直至形成良好习惯;二、认真执行,持之以恒,环环相扣地紧抓下去,有一种不厌其烦、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三、注意抓好典型,反复强化,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此外,我还专门指派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并记入每日的量化考核当中。
三、 建立评价机制,促进好习惯的养成
有计划,反复抓,确实能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但如何能让同学们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做到最好呢?于是我根据班上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评价的机制,在班上设立量化考核,由量化考核记录员对同学们的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并做好记录,我不定期进行抽查,一周评比一次,谁达到了要求,谁就能得到五分的奖励,一个月下来看谁拿的得分最多,谁就能得到“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通过这样的评比,学生就能更加主动地规范好自己的行为,并积极主动地争取“文明礼仪好少年”的称号。当然,也有些同学不能约束好自己,经常违规的现象出现,对此我对这些同学做了一些小小的“处罚”。如见到老师不会主动问好的,我就规定他在一天内必须找到几个老师大声、主动地问好;不能按要求做到离开教室时课桌整洁的,及时指出并让其改正。通过过评价制度,学生变得更加注重自己的行为了。
通过采用制定计划和量化制度的建立,渐渐地学生的行为规范了,精神面貌也往好的方面改进了,学生也显得更加有朝气了。但我也明白良好行为的养成不能停止不前,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长抓不懈,并且延伸到其他方面如学习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使养成教育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