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泽的作品一直是我们在进行语文学习时研读的多数作品之一,在其文章中有很多细节处值得我们细细琢磨、深深品味。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武夷归来话柳永》阅读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武夷归来话柳永》阅读原文:
①柳永的词艺术成就极高,据说少年时代就在家乡有“一枝笔”的美誉。后来,他为歌妓乐工写歌词,其词广泛传唱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程度。柳永的家乡在福建崇安县(即现在的武夷山市),作为福建人,多年来我总想前往寻访一番。盛夏里到武夷山,便直奔不远的上梅乡茶景村而去。
②茶景村的鹅子峰苍翠,俊美。这里就是柳永的故里。远眺鹅子峰,我们霎时感受到这里山水的灵气。柳永的故居早已荡然无存,在它的遗址之上,现在建起的一座神庙和柳永毫不相干。像是为了消除我们的疑惑,村民把柳永故居残存的地基指给我们看。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据说柳氏故居前方原竖有石碑,现在还能找到断裂了的一块,可惜字迹看不清了,岁月把石头磨平了。那些记载的文字早已消融在霜晨雨夕里了。……我们就这么冒着骄阳在茶景村,在山巅,在村道,在水旁找着柳永当年的踪迹。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直到颠沛流离,浪迹天涯……
③就因为他在《鹤冲天》一词中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句,宋仁宗御批:“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将他削落进士之榜。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浪迹在江湖市井和歌楼舞馆,专力作词。50多岁时,他改了一个名字考中进士,但仍因作词得罪了皇帝,被弃之不用。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歌妓界有首歌谣:“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有诗为证:“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④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这是情种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孤独、迷茫的柳永;“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这是不断地寻找美、享受美的飘逸的柳永;“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这是天涯沦落人的柳永;“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这是满怀愁绪的丹青手柳永……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一代伟人毛泽东也垂青柳永,经他圈点的柳词就达50多首,还有他书写的柳词《望海潮》的狂草墨宝……当然,柳永是有缺陷的,柳永也难免有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这正是真实的柳永,并不影响他的耸然独立。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
⑤是的,柳永在人世间没留下多少踪迹,甚至连他的生卒之年也不甚了了。但柳永却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是映现在人们视野里的一道奇异的风景!
(选自《散文百家》,有删改)
《武夷归来话柳永》阅读题目: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 “柳氏故居遗址左侧有两株罗汉松挺立,这种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的独特树种,成了柳永和柳永故居的见证和注释。”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
B. 第④段中摘引了柳永的大量词句,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
C. 作者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是因为柳永的许多词作为人们所熟知,并且大都能写出词人的真情实感,耐人寻味,动人心弦,能使人们产生强烈的心灵共鸣。
D. 文章详细交代了歌妓们安葬柳永的过程,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具体说明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
5. 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
6. 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武夷归来话柳永》阅读正确答案:
4. C
5. (1)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2)对文学创作的爱好;(3)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专力填词;(4)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合,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
6. (1)说明贫困而自由的平民生活成就了柳永的才华,使他赢得世人的喜爱;(2)衬托柳永仕途的不得志,表现其怀才不遇的遗憾;(3)承上启下,使文章由对柳永家乡的寻访转到对其浪迹天涯、驰名词坛的原因的探求。(意思对即可)
《武夷归来话柳永》阅读答案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散文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A项,“文中罗汉松‘很难长大也很难衰亡’既说明了罗汉松的特点,又暗示了柳永的仕途坎坷”错误,选项对句子的作用分析不够全面,从文中来看,“很难长大”是暗示了柳永仕途坎坷,而“很难衰亡”则暗示了其文学作品流传千古,选项仅仅分析了“很难长大”的意义,而忽略了“很难衰亡”的意义,故错误;
B项,“说明柳永尽管难免有这些粉饰太平、淫词艳语之作,但仍然是崛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永不消逝的一座高峰”错误,选项对对引用词句作用的分析有误,从文中来看,第④段在引用柳永的词句之后说“柳永成了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尊重柳永者,大有人在”,由此可知,作者引用词句是用词句概括柳永的经历,说明他一生遭遇坎坷,情感丰富,才华横溢,是许多文人雅士心目中的“自我”形象,故错误;
D项,“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错误,从文中来看,文章第三段交代歌姬们安葬柳永的过程,没有心理描写,故错误;
C项,该项考查对作品语言和内容的理解,正确。
故选C。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要想解答本题,考生需要先根据题干的信息确定考查的方向和确定设题的区域,如本题问的是“柳永之所以能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其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意加以概括”,考生可以到文中找到与“驰名北宋词坛,成为一代旷世奇才”相关的内容,借以确定设题的区域,还可以梳理一下文本的思路,看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对柳永进行介绍,这些方面与柳永驰名词坛以及成为旷世奇才之间有无关联,最后要根据分值分点答题。作者在第四段说“北宋词坛大词家柳永其实已成为一种心领神会的形象和意境”“多出一个旷世奇才”,这就说明考生可以先在第四段圈出与他词作成就有关联的内容,如由“我想应该感谢不让他当官的宋仁宗,中国少了一个平庸甚或腐败的官吏,而多出一个旷世奇才”可以概括出“仕途的挫折使他更加专力填词”这一点,如由“再就是要感谢贫困而又自由的平民生活。柳永怀揣一颗破碎的心,在人生的旅途上辗转、颠簸,四处飘游。他时而纵情于繁华闹市,时而滞留于古道荒原;时而混迹于风尘女子之中,同下层市民耳鬓厮磨,时而金樽檀板,在及时行乐中尽情挥洒艺术创造之美……艰难而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柳永的才华得以萌发和生长的肥沃的土壤”可以得出“与下层市民的亲近与融合,使他尽情挥洒艺术创作之美”这一点;除此之外,文章第二段写到柳永的故乡,“这个风水极佳的村落,到处是一片碧绿青翠。近旁是武夷山水,地脉紧紧相连。这里活脱脱是一处得天独厚的世外桃源。柳永就在这里汲取家乡的乳水长大,柳永的才华就在这里孕育。在这块土地灵气的熏陶下,柳永的脚步渐渐变得矫健,变得潇洒,变得风流”,由此可以得出“家乡山水的孕育,故土灵气的熏陶”这一点;第三段写到柳永全身心投入作词的原因,根据“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和“填词去就填词去,他倒痛痛快快地从此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可以概括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这一点。
【6题详解】
本题考查作者安排素材的意图和段落的作用。对于此类题目,考生需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文中不惜笔墨写了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然后要到文中圈出写歌妓们对柳永的热爱与伤悼的具体内容,接着要分析这些内容展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特点,还要根据材料所在的位置分析这一内容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即结构上的作用。从文中来看,文章主要在第三段写到歌姬们对柳永的热爱和伤悼,如“柳永一生遭受许多困厄,74岁时死在异乡。但柳永得到了处在社会底层的歌妓们发自心灵的热爱,这是很可以欣慰的”“柳永病逝,穷到无钱安葬,还是歌妓们集资,为他置办上好的棺木安葬。柳永在歌妓们的一片哭声中葬到江苏镇江的北固山上,她们在寒风中绕着柳永的新坟,低着头,洒着泪水,一回又一回缓步而行,不忍离去”,这些内容充分说明柳永虽然政治不得意、经济上窘困,但也恰恰是这种贫困的自由的生活让他全身心投入创作,能够和下层的市民亲近,能够创作出许多惊人的作品,赢得包括歌姬在内的世人的喜爱,同时这些遭遇也表现出柳永的怀才不遇,这些都属于内容上的作用;从结构来看,设题的内容在第三段,而第二段是写柳永的家乡,第三段是写柳永得到歌姬的欣赏,而第四段是分析词人浪迹天涯驰名词坛的原因,那么身处第三段的歌妓们的喜爱和伤悼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