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木佛阅读答案

返回首页问题时间:2023-02-20 16:51
题目 / 答案提交正确答案

木佛

冯骥才

当锦盒被打开,我被拿出来放在桌上,来不及弄清这是什么地方,只见眼前站着三个人,其中一个是老板,但他靠边靠后站着。中间一人倒背着手,沉着脸看着我,那神气好像他是佛。他身边站着一个年轻人,肯定是秘书了,中间那人一动不动站着,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他也不表示喜欢与否,站了一会儿便转过身向右边另一间屋子走去;好像他走向哪里,别人就得跟着走向哪里。他大概就是陈主任了。

在他们走进另一间屋子之后,由于距离太远,我就听不清他们说些什么了,能听到的都是“喝茶、喝茶”,过一会儿还是“喝茶"。又过些时候,老板似乎告别而去,他走时没经过我这间屋子,看来我被陈主任留下了,随后那年轻的秘书走进来,重新把我放进锦盒,轻轻关好。我好像被拿到什么地方放好,跟着我听见关柜门和上锁的声音。

我以为从此要过一阵“深藏密室”的绝对平静的生活,我想得美!只过了几天时间,我就给人从锦盒里拿出来放在桌上,陈主任陪着一个人对着我瞧,刚才秘书来向陈主任报客人姓名时,说是“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我想,陈主任是不是行事谨慎,刻意回避了本地人?黄老的年纪六十开外,谢顶,衣装考究,气度不凡。陈主任一口一个“黄老”称呼他,口气似很尊敬。他对我看得十分仔细,还几次用“不错”两个字夸赞我。在陈主任到另一间屋接听电话时,他紧盯着我胸前的璎珞与飘带细看,忽然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好像发现了宝物。等陈主任听过电话回来,这黄老立刻把脸上惊讶的表情收了回去,对主任只淡淡说了一句:“东西不错,要想出手就交给我吧。”

陈主任说:“交给你,我自然放心.”

黄老说:“您的东西不上拍为好,我拿到香港去找买家。国内买家大都是土豪,只认鎏金铜像,要讲看历史看文化看艺术还得是人家欧洲人,肯出高价的也是人家。”陈主任说:“东西太老不能出关吧?”

黄老笑得露出牙来,说:“您下次去香港到荷里活老街那些古玩店看看就明白了,汉俑魏碑唐三彩,全是新出土的,只要肯出钱,什么东西都能出去,不单能出去,您要是咱这的人,在那儿买了几件东西还不用自己往回带,只管回来后到北京潘家园这边来取。”

陈主任听得瞠目结舌,说:“那就交您全权去办吧。”

黄老说:“那好,别的事我就和小袁秘书说吧。”说完便告辞而去。我就被装进锦盒,再装进他座驾的后备厢里。自从离开天津,我便找不到北了。

我被转手好些地方,经手好多拨人,至少被十五六个人看过,而且是在各式各样的环境里,高贵讲究的,粗俗不堪的,一本正经的,文气十足的,我对什么样的环境毫不在意,这都是人间的各种把戏,我只求一己的清净。

我的转机出乎我的意料!

那天——我也不知自己在什么地方,一个外国人拿着一大一小两个放大镜仔细打量我。外国人这么看佛吗?我第一次看到外国人,他脸上的胡子修理得很干净,根根见肉;牙齿像瓷器那么光滑透亮,金丝边的眼镜框后边一双蓝色的小圆眼珠专注地看着我。他那股认真劲儿给我一种好感。他有一个翻译,把他的话翻译成中文,说给我当时的经手人徐经理听,他说我身上刀刻的线条很深,刀法简练有力,只有宋人才有这么好的刀法。徐经理只是连说:“是、是、是。”这个外国人又说一句:“这种刀法,很像你们宋代北宗山水画使用的中锋的线条,非常有力,非常优美。”他跷起大拇指。

徐经理只是点头,赔笑,说是。看来他没太听明白。难道中国人对自己的好东西还不如外国人懂?为了我,这个外国人至少到徐经理这儿跑了三趟。最后他们开始对我进行精细的包装,当一些有弹性的细绵纸把我小心翼翼地缠绕起来后,我就什么也看不见、听不到了,我只能随遇而安了,过了很长的时间,当我被从一层又一层包装中取出来后,我看到许多稀奇古怪的脸,红的、黑的、白的、满是毛的,全是外国人对着我惊奇地张着嘴,其中一个竟然用不流畅的中国话对我说:“欢迎你来到德国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

他们不会相信我一个“木头人”能听见他们的话吧,我呢?则是惊讶自己的奇遇,我居然来到个从来没有佛也不信佛的世界中来。这样会更槽糕吗?我还会碰到怎样更惊险和古怪的遭遇呢?。

想不到吧,我现在已经是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的骄傲了。

这里边有一个重要原因连我也不曾料到。在我一连串匪夷所思的经历中,北京嘉宝拍卖行的黄老和把我“买”到德国来的那个外国人,都发现我身体一层皮壳下边,还保存着一些宋代彩绘的颜色。在我进了德里斯顿的博物馆后,那里的人请来些修复古物的高手,动用了很多高科技,将我身上一些没有价值的表皮和污迹,一点点极其小心地除掉,这样前后居然干了半年。我没想到他们在我身上下了那么大功夫,却渐渐将皮壳下边一千年前的色彩,美丽的朱砂、石绿、石青、石黄五彩缤纷地显露出来,叫我古物重光,再现当年的辉煌。

我应该从此无忧无虑了吧。可是渐渐我忽然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吧。可是我的家又在哪儿呢?我是佛,一定来自一处遥远的庙宇或寺观,那么我始祖的寺庙又在哪里?

(选自《小说月报》2019年第12期,有删改)

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讲述了木佛被辗转变卖最终落到外国人手中的经历,情节一波三折,精彩迭出,结尾发人深省。

B. 小说细致地描绘了陈主任、黄老及外国购买者在看到木佛时的神情,透露出他们对木佛价值的认可。

C. 真正看重木佛价值的是外国的购买者,他们将木佛送到博物馆并请来修复古物的高手让它再现辉煌。

D. 小说中黄老对陈主任所说的关于文物倒卖的一段话,揭露了文物走私黑幕的冰山一角,令人震惊。

5. 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6. 小说以第一人称“我”叙写故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
4. B

5. ①明线为木佛的行踪变化,木佛由陈主任转交黄老拍卖,几经转手最后被外国人买走最终放到了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②暗线是木佛的情感变化,开始因以为可以过平静的生活而感到欣喜,继而辗转在各式各样的环境只求清净,最后被放于外国博物馆,先是感到骄傲继而彷徨失落,思乡难过。③明暗线交织深化了小说主旨,揭示出文物流失、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带来的有文化无文明才是中国民间文物市场的可悲之处。

6. ①从情节结构来看,“我”作为全文的叙事线素,串起整个故事,让读者跟随“我”去审视木佛辗转过程中的各色人等,有利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从形象塑造来看,以“我”的所见所闻,既揭露出陈主任、黄老等人只重视金钱的丑态,又表现出外国人对文物的珍视,对比鲜明。③从主题表达来看,小说以“我”的故乡之问结尾,极具讽刺性,引发人们关于中国文物为何会遗落异国他乡的思考。④从读者感受来看,赋予了木佛人性,以第一人称叙述,能够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迅速地走进小说空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项,“透露出他们对木佛价值的认可”分析错误。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从黄老“紧盯着我胸前的璎珞与飘带细看,忽然脸上露出极其惊讶的表情”及外国人对木佛刀法的评价等,可以发现此二人是认可木佛的价值的,不过老黄看重的是利益,而只有外国人才真正看到木佛的文物价值;从陈主任初次看我的表情“呆呆瞧着我,似懂似不懂”及并未发现木佛的特异之处,可以看到陈主任并没有发现木佛的价值,他关注的,仍然只是木佛的利益。

故选B。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结构特征的能力。

这篇小说明线铺展得很明显,即木佛的行踪变化过程,木佛先是被转手到陈主任手中,然年后由陈主任转交黄老拍卖,中间又转手数道,木佛落到一个外国人手里,最后被外国人买走放到了德里斯顿温格艺术博物馆。而小说的暗线则是木佛的情感变化,木佛开始以为可以过平静的生活,为之感到欣喜,“我以为从此要过一阵‘深藏密室’的绝对平静的生活”;继而辗转在各式各样的环境只求清净,“我对什么样的环境毫不在意,这都是人间的各种把戏,我只求一己的清净”;最后被放于外国博物馆,先是感到骄傲继而彷徨失落,思乡难过,“可是渐渐我忽然有点想家,有点彷徨和失落,有点乡愁吧”。明暗双线交织是小说常见的结构模式,在这篇小说中,明线只是揭示常见的文物流失过程以及其中文物走私中的利益勾当,而暗线才是从更深的层面来揭示小说主旨,木佛不会说话,但木佛却又能说话,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展示了木佛在被走私、被倒卖的过程中的感情变化,深刻揭示了文物流失、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带来的有文化无文明的现状,这正是中国民间文物市场的可悲之处;作者在借木佛的情感变化揭示文物交易黑幕的同时,表达了对中国文物流失的痛心,正如文末所言“我的家到底在哪里?”这是对中国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追问。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评价作品的艺术手法(叙述人称)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本题,可以从形象塑造、情节展开、主题表达、表达效果等角度去分析。从形象塑造的角度看,文本将木佛人格化,以“我”的辗转经历、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主框架,在此揭露了陈主任、黄老等人只重视金钱、不注重文物保护的丑态,并以此与外国人对木佛的文物价值的珍视形成鲜明对比,“我”在不同人的态度中,感受到深深的失落和无可言说的悲凉。从情节展开的角度看,“我”的被转手、被倒卖的经历,“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起整个故事,成为作为全文的叙事线素,于是读者便可跟随“我”的行程及感受,去审视木佛辗转过程中的各色人等,所见更为真实,所感更为真切,就更有利于引发读者的同感和思考。从主题表达的角度看,小说以“我”的“我的家到底在哪里?”的追问结尾,极具讽刺性,不仅会引发人们关于中国文物为何会遗落异国他乡的思考,而且表达了对中国文物流失的痛心,对中国文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该何去何从的追问。从表达效果的角度看,作品将木佛人格化,赋予木佛以人的特性,尤其是感情,这种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虽然视角是有限的,但是能够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展示更真实的体验,抒发更真切的感情。
本文链接:https://www.oyuuu.com/Ti/WenTi/447569.html

关键字  浏览量:
上一篇:要欣赏诗词,须看诗词人说话的艺术阅读答案
下一篇:1927年( ) ,蒋介石在( ) 发动反革命政变
相关问题
  • 【问题】阅读一位教师的教学实录,完成下列各题。案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与文本对话,探索人
  • 【问题】山坡上的糖阅读答案及赏析
  • 【问题】嘉峪关的味道阅读理解及答案赏析
  • 【问题】与瓦共舞阅读题及答案-现代文阅读理解
  • 【问题】目前许多中学生不重视课外阅读请你根据
  • 【问题】a 10-year-old boy decided to阅读
  • 【问题】愚公移山理解性默写及答案
  • 【问题】not all memories are sweet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