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

返回首页习题时间:2025-02-15 21:34

更新时间:2025-02-15 21:34

题目 / 答案提交正确答案

  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反映了( )的观点。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内发论

  D.外铄论

标准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遗传决定论。遗传决定论是片面夸大了遗传素质的作用,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依据天人感应说,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是经过教育,也难以转化为善的。这两种都是少数,都不可以名性,只有“中民之性”可以名性。中民是大多数,需要教育。故选A。B项,“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夸大了环境的作用,把环境看作是决定人发展的唯一因素,是不正确的。不合题意,故不选。C项,内发论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不合题意,故不选。D项,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教育等。不合题意,故不选。故本题选A。

本文链接:https://www.oyuuu.com/Ti/XiTi/475672.html

关键字  浏览量:
上一篇:“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下一篇:暂无
相关问题
  • 【习题】“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 【习题】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 【习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习题】董仲舒认为上等的“圣人之性”先天就是善的,不需教育;下等的“斗筲之性”
  • 【习题】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 【习题】“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从做中学”是( )的重要主张
  • 【习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 )。
  • 【习题】下列诗词出自柳永的作品的有: